日程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7/26 | 7/27 | 7/28 | 7/29 | 7/30 | |
工作內容 | 研究價格與銷售數據 | 研究價格與銷售數據 | 參與董事長教育訓練課程 | 研究價格與銷售數據 | 參與董事長教育訓練課程 |
備註 |
本週踏入暑期實習的下半段,主要的工作內容為以奶黃包品項為例,利用通路的POS資料、逐月銷售價格與公司的促銷資訊交叉跑報表,想要了解售價、銷售量與促銷活動的相互關係。這雖然好像是一件淺顯易懂的事情:亦即當價格下跌時銷售量提升。但實際上我們跑數據的時候,發現像灣仔碼頭售價的金額始終高於市場上的其他品牌,但銷售量卻能在上市後兩、三個月內佔有三成的市占率,此外上海地區的消費者對於降價、降多少十分敏感,只要有一間廠商降價,該月業績就能夠突破以往的兩、三倍之多。若試圖描述消費者的輪廓,上海地區於購買的消費者對於價格敏感度高,主婦型消費者除了辨識價格牌是否為黃牌(特價品)之外,有部分還會計算每百克或每單位的平均售價,絕對閾約為人民幣1元 (就跟計程車跳表的金額一樣),此外由於上海地區人民的貧富差距大,定價尷尬或品牌定位不清晰的品牌很容易被高端嫌棄過於低廉品質不彰或因售價過高不被低端的消費者接受。
本周另外一個重點是參與董事長(也是企家班的校友)的教育訓練課程與檢討每系列產品在上海地區的(行銷)狀況。其實跟上周黃主任的中心思想是一樣的,就是從消費者出發,提供能夠滿足消費者需要的產品。我所見到很多公司在推出新產品時,始終認為 「只要產品好,就會有顧客上門光臨」的概念,但其實產品好的定義必須要能夠被目標消費者所接受以及認知,否則一切只是空談。我在這邊看到桂冠公司花了很多力氣想要了解消費者的喜好,尤其是在台灣,一個已經經營40年的老品牌,對於台灣地區的消費者的購買習性或偏好都能夠融入在行銷策略之中,現在需要的是有系統地整理這些資訊,無疑是公司十分珍貴的資產。
最後是本周遊覽心得,利用周末的時間前往庭園的故鄉─蘇州參觀,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由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利用光線與傳統南宋建築元素交織而成的建築物,以及吳國的歷史文物,可以說十分值得一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